印度尼西亜廖内省吉裡汶主唵寺道教講座
華族的宗教組别除了有道教和佛教兩大類之外,孔子的儒教思想在道教和佛教之間是永遠分不開,它們是相形相生的。儒教尊崇孔子為聖人,它的思想文化主流是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慈與禮俗相輔相承,重視五倫與家族的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儒教的思想中心則以和為貴,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可以使人們在破壞和諧基礎的道路上,不致於走得太遠,懂得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
佛教是釋迦牟尼對九法界眾生的教育。佛教的內容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它也是我們生活的空間,說明我們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它的內容講到過去、現在、未來,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相比之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講我們人的一生,從生到死,一世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釋迦牟尼佛要求自己正確的瞭解本身的生活和空間;這樣的智慧,在佛法界裏稱為一切智,善於啟用智慧就是大覺。
道教認為道是化生中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科儀與祭祀最早可追溯於原始時期的崇拜自然與鬼神,從最早的人神溝通的占卜等多種方式,原始宗教逐漸演變成商周時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以及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道教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道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在修身方面,道教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以道書來說,道教的神仙譜系中,最高為三清、四禦,最低為城隍、土地。這是經過長期演化才逐漸定型的。道教早期雖然不供奉神像,但為了傳播方便而開始塑造神像,在大型道教宮觀中,必有三清寶殿,至於其他神仙,則根據道觀之歷史、地理特點而不盡相同。此外,道教認為人身也是一個小天地,因此每個人身上的各種器官,例如毛髮、五官等等也都有神靈駐守的信仰。道教的宗教理想是追求得道成仙,這樣就能超脫生死,在仙境中過仙人的生活。道教和佛教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對待生和死的態度。道教傳遞信眾,人應該要怎麼走在現在人生之路上;通過修煉達到不死,長生不老。佛教追求的目標是涅槃,才能脫離生死之輪迴。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也是苦,而且這種苦是沒有盡頭的一個循環往復、不到頭的生死輪迴中。只有追求實現涅槃,才能脫離生死輪迴。佛教著重在覺悟,並探究過去之所生與未來之所往的輪迴,這是佛教與道教不同之處。
有一句名言:“當人類的身體進入休眠的狀態,心靈継續在運作。” 身體並非上天所造,因為它是可朽的。當你不小心跌倒時,輕者皮外傷,嚴重性則流血。因此身體是一種具有分裂作用的教具,並非實存。然而心靈一向能夠利用你營造之物,將它轉譯為學習教具。倘若心靈能夠治愈身體,身體卻無法治愈心靈,那麼心靈必然要比身體強大得多。
不管你是學佛之人還是俢道之士,擁有一顆向上的心是必然的。
道主太上老君說清凈無為,無感而化。太上老君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從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古中國唐代道士司馬承禎認為心源就是道。心源是指原初的清淨心,就比如剛出世嬰孩的心那樣的純真。司馬承禎的《護命經頌》認為眾生受苦是因為心出了問題,要解決也只能採用觀心的方法。心的問題也無非有二,一是不靜,二是不淨。心有了問題,性就被遮蔽、顛倒,也就與道分離。而只要心把握住性,心就能恢復到原始的狀態,也就能得道。
釋迦牟尼佛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人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常常有兩種狀況出現。一個是昏沈,聽經也好,念經也好,止靜就更不必說了,打瞌睡,這叫昏沈,這是一種狀況。另外一種狀況,跟這些恰恰相反,妄念很多,不用功的時候好像還不覺得,愈是想用功妄念愈多。古中國宋代道士張紫陽主張先修命後修性,先以煉形氣作為修命,實事求是;後以上進之心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妄念,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如果人人能以空杯子的心態努力學習,讓新知識裝滿整個杯,雜念自然就會消失。
儒教孔夫子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既是個人修養之要,也是社會公德的最高原則。它所要求的是關心他人、扶危濟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一回在某地慶祝陰府大二爺伯神誕的道場上,往那裡上香的信徒絡繹不絕,有些香客還帶著一家大小來參拜,有一位好奇的小朋友連忙跑向父母親報告說那尊身材高高穿着白袍的神像舌頭快掉下來了,父母親是又打又罵,急忙帶著小朋友走到大爺伯的神像前叩首膜拜祈求神明原諒小孩子的不懂事。小朋友從開始就沒犯錯,那是父母親的管教不對,所以孔夫子對自己和身邊的毎一個人進行天下為公的教育,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如果那兩位父母親懂得分享,教育孩子有關大二爺伯的感人故事,小朋友也會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應證了孔夫子所謂之我懂你懂他懂大家懂的心傳心作用。
Comments